业内人士: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功率不一定要快, 30千瓦也有使用价值

  • 2025-07-24 21:28:36
  • 658

第三方机构罗兰贝格近日在汽车万花筒栏目中就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相关问题与星星充电副董事长王磊等人展开了讨论。

对于业内普遍关注车桩比这一数据。王磊认为单纯追求车桩比的提升,难以适应行业及社会发展的速度。星星充电更关注的是,在一个区域内如何搭建一张符合百姓需求的骨干充电网络,这不仅包括社区内的充电桩,还包括商场、超市、景区等目的地、出行地的充电设施。

王磊指出,并不是所有充电都需要快。对于部分用户而言,两小时内完成充电即可满足需求,因此30千瓦、60千瓦的充电桩仍具备较高的使用价值。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未来充电行业中与车厂的竞合关系时,王磊表示自己从未将新入场的玩家视为绝对竞争对手,星星充电一直倡导开放合作文化。

他认为车企做充电更多是出于自身营销或战略需求,如作为售后服务的一部分,满足特定用户群体的充电体验,而非像社会运营商面向所有用户。因此,并非所有车企都需亲自下场。这也对运营商提出更高要求,车企下场往往是因现有站点在数量、档次、设施、选址或充电效率等方面未达预期。

至于在未来的产业价值链中,各方将扮演怎样的角色?王磊是这样回答的:

“一方面,政府高度支持V2G的市场化发展;另一方面,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最新电池参数来看,均具备大功率充放电能力,从电池侧带来了信心。同时,所有造车新势力的车型也都已支持V2G,软硬件就绪。但目前商业模式仍不成熟,因此这项任务需要由像星星充电这样的企业承担——我们一端连接能源,一端连接电动车,是储能应用的关键载体。

不过,充电运营商自身也尚未完全准备好。若未来可充可放电的充电桩数量大幅增长,这一模式无疑可行。虽然运营商具备天然优势,却尚未全面推进,核心问题仍在于商业模式尚未验证。当然,我们可以先行试点、积极创新,探索出可复制的路径,最终提供给行业和政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