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车市 | 德国2025年6月: 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 中国品牌加速渗透
- 2025-07-11 01:33:01
- 570
2025年6月,德国新车市场持续萎缩,同比下降13.8%,成为近几年表现最疲弱的单月之一。新能源车型,尤其是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纯电车型保持强劲增长。
主流本土品牌普遍下行,中国品牌在边缘阵地持续推进,呈现出低基数、高增长的局面。面对市场波动,中国车企以高性价比和新技术为武器,正在德国这片传统汽车强国的土地上打开缺口。
01
德国市场总体销量
与动力结构变化
2025年上半年,德国新车累计销量为1,402,789辆,同比下降4.7%。与疫情前的2019上半年相比,仍低24%。单月来看,6月销量为256,193辆,同比跌幅达13.8%。这反映出德国车市在经历了2023年的一波补贴退坡后,仍未完全恢复至稳定状态。
在燃油车疲软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展现出强劲韧性。6月,纯电车型销量同比增长8.6%,达到47,163辆,占比升至18.4%。
更值得注意的是插电式混动车型,其单月销量同比大涨66.4%,达到25,608辆,占比达10%,在高油价和公司车税收优惠的背景下,插混车型成为中间选项中的赢家。
整个上半年,纯电与插混车型累计销量占比分别为17.7%和9.9%,较2024年同期均有显著提升。
品牌方面
◎ 大众仍以48,204辆稳居榜首,但同比下滑20.7%,市场份额降至18.8%。
◎ 梅赛德斯和宝马逆势小幅增长,分别售出22,404辆和22,026辆,占比约8.7%和8.6%。
◎ 斯柯达也保持在前四,但同比下滑9.8%。
◎ 奥迪、欧宝、福特和现代的跌幅相对可控,但整体趋势仍指向弱化。
◎ 而达契亚在多月缺席前十后,凭借经济型产品重新跻身第九名。
在车型层面
◎ 大众品牌牢牢占据前四,大众高尔夫虽同比下降12.7%,仍以7,351辆夺得冠军。
◎ 探歌和途观位列其后,但下滑幅度较大。
◎ 令人瞩目的是欧宝可赛销量同比猛增33.5%,以6,127辆跻身第三,重返前三宝座,成为传统小型车阵营中逆势而上的代表。
◎ 宝马X1延续上升势头,同比增幅达48.6%,为豪华品牌中最具增长潜力的单品。
◎ 其他表现亮眼的还有菲亚特杜卡托(+16.3%)、奥迪A6(+29.7%)以及宝马5系(+97.9%)。
◎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ID.7在新能源市场获得突破,销量激增至2,402辆,同比飙升超三倍,表明高端电动轿车正在德国获得市场接受。
02
中国品牌销量盘点
与竞争格局观察
2025年6月,中国品牌继续在德国市场发力。
◎ 比亚迪单月销量达1,675辆,同比增长294.1%,逼近特斯拉的1,860辆,后者则暴跌60%。这已是比亚迪连续数月接近或超越特斯拉,在价格战、产品力以及渠道建设方面初见成效。
◎ 长城汽车以1,058辆,同比增长256.2%,也展示出强劲扩张势头;
◎ 零跑则首次上榜,以571辆的成绩亮相,初步建立起德国销售网络;
◎ 领克销量达到273辆,同比激增近22倍;
◎ 小鹏则以240辆同比增长超过11倍;
◎ 蔚来在6月销量为15辆,同比下滑65.9%。
在车型方面,比亚迪旗下的海豚冲浪版已进入完整销售周期,首次跻身榜单,排名第107,比亚迪正在从商业车、B端订单向C端用户实现转化。
从竞争格局看
◎ 德系品牌主导地位依旧牢固,但中国品牌在电动车和小型车细分市场已形成有效冲击。
◎ 特斯拉依旧是电动车领域的关键竞争者,但增长停滞甚至下滑使其在B端政策收紧后的反应较为迟钝。
◎ 相比之下,中国品牌尤其是比亚迪,正凭借更灵活的产品策略、更激进的定价方式、以及自建销售网络的能力,在传统车企尚未反应过来之前,快速获得先发优势。
在整体新能源销量中,中国品牌的市占率仍然较小,但增速迅猛且覆盖面广。
从家庭用车到城市通勤,再到SUV与MPV产品线布局,中国品牌逐步实现从单点突破向体系竞争过渡。
小结
德国汽车市场正经历多重结构性调整:传统燃油车的持续下滑,新能源车快速增长,主流本土品牌集体放缓。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车企以“技术平权”的姿态进入用户视野,从边缘品牌向主流市场发起挑战。
- 上一篇:王俊凯说五哈太草率了
- 下一篇:于正拍的古力娜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