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得多, 却被割得狠! 三年36万台, 海豚为何被星愿一刀切开?

  • 2025-07-16 17:16:48
  • 667

销量TOP23个月、年销36.7万辆、A0级轿车销冠,这一连串辉煌,曾让比亚迪海豚稳坐细分市场神话,仿佛谁来都打不垮。但到了2025年,神车从宝座跌落——不是海豚不努力,而是这赛道,变天了。

到底变在哪?咱们先甩个场景给大家:如果你今儿个兜里揣着10万块,眼前一排纯电小车、混动大车随你挑。一头是吉利星愿——刚出来不到一年,就用“海鸥价格、海豚配置”一上来把海豚的饭碗敲得哐哐响。2025年5月星愿单月销量干到了3.8万辆,比当年海豚最高峰还高出8000多台。要知道这车的策略很直接:冲着海豚的女性、通勤用户去下刀,价格低、配置不输。五菱缤果也很凶,2024年卖了21万辆,继续在入门市场强化极致性价比。甚至别忘了短短一年,海鸥、缤果、星愿直接分了海豚一大块蛋糕。数据不会骗人,A0级纯电市场已经全面“多雄争霸”,老用户新需求被持续重定义。

这还不是最扎心的。你在比亚迪4S店看车,“9.98万开B级”——海豹06 DM-i笑眯眯贴着海豚本人的定价线。混动、大车、空间大、油耗低,这一套组合拳彻底打乱了A0级用户的购车路径。以前,家庭淘A0纯电主要看日常代步和省心。现在同样预算,摆明花得更值,谁还愿凑合小车?有销售直言,刚需家庭大多直奔秦PLUS、海豹06等混动或者大尺寸车型——海豚一下子从“刚需”变成了“小众”,市场份额被自家兄弟狠狠分流。

别以为只要守住老本行就能安稳。实际上,就连A0级的主力画像也在发生剧变。2022年海豚靠“10.25英寸大屏+DiLink智联”和相对均衡的价格成为爆款。但现在,经历过“智驾升级”后的海豚,虽然有自动泊车、高速辅助这些功能,消费者更关心的却是空间、实用、低成本——智能化配置反倒成了溢价障碍。车主口碑区里常见的槽点,包括“空调喷粉门”“冬季续航衰减”还没完全翻篇,新晋用户则干脆涌向了空间更大、价格更卷的星愿和缤果。

整个赛道趋势也值得警惕。根据乘联会数据,2025年A0级纯电市场增长明显放缓,季度同比不上5%,B级混动和五菱缤果式的下沉微型纯电抢走大部分增量。头部自媒体普遍评价,蛋糕小了抓得还更紧,这属于典型的存量肉搏。“技术普及速度快于用户理念更新”,市面当年卷配置、卷屏幕,如今吃新鲜感的红利吃完了。低端市场极致性价比冲击,高端市场混动和大车诱惑,本来夹在中间的A0纯电变成“三明治夹层”,谁都能咬你一口。

从神车变“夹心层”,海豚不是没产品力。同等级别论底盘、空间、用料、保有量,依旧能打。但现实悖论是,你自己家B级还在不断压价升级,外部竞品一边推出新科技一边咬老本市场份额,10万级小车就陷入典型的“高不成低不就”。哪怕新增智驾,也往往不是这批用户最核心关心的卖点。甚至部分宝妈、白领的消费选择——也在混动、二胎空间、通勤兼顾家庭多场景等因素引导下,把票投向定位更新的新车。

有意思的是,不只是海豚有这焦虑,从2024年开始,A0级纯电市场整体热度都在往下走。行业机构和主流媒体普遍看法:未来两年A0级还得再“杀”一轮,才能熬过混动升级和消费重塑的双重考验。老用户忠诚度没问题,吸引新客却越来越难,尤其是那些被配置拉满、性价比拉低的竞品一通搅局后,大家认知门槛肉眼可见地提升。

话又说回来,36万台的产品累积也不是盖的,说明这批车的底子没问题。对海豚来说,最缺的也许不是技术升级,而是勇敢调整定位——让用户觉得“这车值回票价”比什么智驾堆料都重要。如果以后真能学学五菱那招:别急着智能加码,直接票面降到入门,可能才是A0级逆风翻盘的钥匙。

三年前为大屏买单的小白,如今成了精明的老司机。对于海豚来说,下一个市场窗口已不是“产品力够不够”,而是“还能不能戳中灵魂”,这样的消费心理转折,也正是新能源细分市场率先积压出优胜劣汰的规则。

毕竟,市场从不留情——昨天的天堂和今天的人间,不过一夜之间。你还会为海豚买单吗?评论区聊聊你真实的需求和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