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 1小时28.9万大定! 雷军这次真把自己玩大了
- 2025-07-06 06:09:09
- 811
我昨晚刷微博,看到小米YU7的订单数据,差点把手机摔了。
3分钟20万大定,1小时28.9万!这数字看得我血压都上来了。要知道,蔚来去年一整年才卖了12.6万台,小米一晚上的订单就顶人家两年多的销量。
讲真的,我在车圈十几年了,头一次见这种场面。但是嘞,看完兴奋劲儿过了,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雷军,你这是给自己挖了个多大的坑啊?
甜蜜的烦恼:现在下单2027年提车
我仔细算了一笔账,把我自己都算怕了。
小米现在手里的订单是个什么概念?SU7积压的30万订单还没消化完,现在又来了近29万YU7订单。加起来接近60万台!
而小米现在的产能呢?北京那一个工厂,说是年产能30万,实际上去年拼了老命才造了24万台。就这还是三班倒,机器不停人不歇的结果。
按照现在这个产能,我算了算,现在下单的用户,真的得等到2027年才能提车。你想想,2027年啊!到那时候,孩子都上小学了,现在的配置放到那时候,估计都过时了。
我一个在小米供应商那边的朋友跟我说,现在他们工厂里24小时不停工,联合电子那边生产电驱系统,月产能1.5万套,现在硬要在短期内交付2万套。这不是逼着人玩命吗?
救命稻草:二期工厂真的靠谱?
小米的二期工厂4月份刚完成验收,说是7月份就能投产。听起来挺美好,但我见过太多工厂了,新工厂从投产到真正达到设计产能,最快也得半年时间。
而且这次YU7跟SU7虽然用的是同一个平台,但90%的零部件都重新开发了。意味着产线要重新调试,工人要重新培训,供应商要重新磨合。
我记得当年SU7刚开卖时,交付周期就冲到了32-40周,结果不少用户受不了,直接退订转去买理想了。现在YU7这个情况,只会更夸张。
最要命的是供应链。汽车不是手机,一台车有上万个零部件,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整条生产线就得停。现在37家核心供应商都在24小时加班,但只要其中一家出状况,整个计划就完蛋。
黄牛都笑疯了
更离谱的是,现在连黄牛都出动了。二手平台上代抢YU7的费用已经涨到2000-10000元。我在车友群里看到,有人花了5000块找黄牛代抢,结果还是要等一年多才能提车。这钱花得,我都替他心疼。
雷军的百万产能大饼
为了解决产能问题,小米最近又花6.4亿拿了一块地,准备建三期工厂。雷军的计划是"三年三工厂",到2026年年产能达到100万台。
听起来很美好,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三期工厂就算现在开工,也要到2026年才能投产。而且,年产能100万台?要知道,理想去年也就卖了37.6万台,蔚来才12.6万台,小米这胃口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我的判断
说句实话,YU7这个开局确实漂亮,但后面怎么走,真考验雷军的智慧。
产能不足这个问题,短期内解决不了。小米现在要么降低交付承诺,告诉用户实话要等多久;要么拼命扩产能,但成本会大幅上升。
从用户角度说,等车一年多确实太久。现在新能源车更新这么快,一年后市场又有一堆新车型,到时候YU7还香不香,真不好说。
但我也得承认,小米这次确实证明了实力。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获得近30万订单,说明产品力和品牌力都到位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把这份信任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交付。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是你,你会选择:
A. 现在下单等到2027年,但价格锁定B. 再等等,看明年有没有更好选择C. 直接买现车,理想L6或问界M7
评论区告诉我你的选择,我特别想知道有多少人愿意为小米等这么久!
- 上一篇:礐嶨怎么读
- 下一篇:父亲和女儿总共岁女儿多少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