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Q1 手机品牌均价: 一台苹果≈五台小米, 超高端与千元机如何共存?
- 2025-07-29 04:45:42
- 835
数码 I 渝码科技
2025 年第一季度,覆盖亚洲东部、南部及澳洲等 41 个市场的「亚太大盘」销售均价(ASP)榜单出炉。
从 830 美元的苹果到 17 美元的 Itel,价格跨度近 50 倍,清晰勾勒出不同品牌在区域市场的定位与生存逻辑。
01 金字塔尖:苹果独占 800+ 美元区域
Apple 以 830 美元的 ASP 遥遥领先,几乎是第二名 Google(447 美元)的 1.9 倍、第五名 OnePlus (323 美元)的 2.6 倍。
在印度、日本、澳洲等高消费力市场,iPhone 15 Pro 系列贡献了近三成的销量带动苹果在亚太整体销售额创下 Q1 历史新高。
02 中端双寡头:Google 与华为的「4 字头」之争
Google Pixel 系列凭借 AI 影像与原生安卓体验,在澳洲、新加坡、韩国等发达市场站稳 400+ 美元价格带。
而华为则以 428 美元的 ASP 紧随其后,Mate 60 /Pura 70 系列与折叠屏新品在国内及东南亚高端市场复苏明显,Q1 销售额同比增长 28.5%。
03 300-400 美元真空带:留给「技术向上、价格向下」的品牌
该区间出现罕见断层,Samsung(356 美元)与 OnePlus (323 美元)成为 300+ 美元档位的守门员。
三星通过 Galaxy S25 与 A56 的「高低配」组合守住均价,一加则凭借 Nord 3 系列在印度、越南等市场维持溢价。
04 200-250 美元甜蜜区:性价比三剑客
Moto(237 美元)、Xiaomi(208 美元)、Honor(193 美元)占据全球出货量最大的价格带。
小米通过 Redmi Note 13 系列在印尼、菲律宾等市场放量;荣耀则依托渠道补贴与国内「国补」政策,在 200 美元价位段实现销量与份额双增。
05 百元机修罗场:vivo、OPPO、realme 的「量」与「利」
vivo(175 美元)、OPPO(166 美元)、realme(132 美元)以低于 200 美元的 ASP 换取规模。三者在印度、孟加拉、越南等地通过线上闪销与线下分销网络快速铺货,但价格战也导致 ASP 同比下滑 5-8%。
06 超低价生命线:65 美元以下的「功能机替代」
Infinix(65 美元)、Tecno(51 美元)、Itel(17 美元)牢牢锁定「第一次触网」用户。
在巴基斯坦、缅甸、老挝等 4G 刚普及市场,通过运营商捆绑与超低端 4G 机型,三台 Tecno 的均价才抵得上一台 Redmi。
第三方机构指出智能手机市场两条增长曲线并行,在高端市场,苹果、华为以技术壁垒+品牌溢价,将 ASP 推高至 400 美元以上,锁定换机周期更长的成熟用户。
而小米、realme 等通过 100-250 美元机型,抓住新兴市场人口红利,以量补价。
总而言之,在 2025 年 Q1 的亚太市场,「超高端」与「超低价」并非零和,而是两条并行不悖的增长曲线。
谁能率先把技术红利转化为「质价比」优势,谁就能在下个季度继续留在榜单上。
- 上一篇:中韩应坚定睦邻友好方向
- 下一篇:那尔那茜本科毕业后留学年